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

幼學瓊林資料需要者請自行參考

檔案下載 1

余光中高中散文獎的截稿時間要注意

 檔案下載 1

修辭小心得

※借代與借喩的不同    
    借代與借喩容易混淆,要確切掌握借代修辭之運用,還要釐清借代與借喻之間的不同。借喻是以彼喻此,借代是借彼代此,二者相似卻不相同。
    黎運漢、張維耿《現代漢語修辭學》指出:借代和借喻相像,都是用乙事物去代替甲事物,而本體事物全不出現,但借代憑借的是甲乙兩事物之間的相關性,甲乙實質上是一事物;借喻憑借的是甲乙兩事物之間的相似性,甲乙是不同的兩事物。因此,借代的格式中不能加上「像」、「是」之類的喻詞,而且一般也不能把本體的事物補出來。
    另外,在張春榮《修辭新思維》也提到:借代、借喩是作家在「窺意象而運斤」的重要技法,借代旨在運用「屬性」,變化行文;借喩旨在運用「相似性」(類比),富麗文義;前者有如電影鏡頭在拉近時加以「局部特寫」,後者則將鏡頭特別停在一個相關的畫面,形成別有意味的情境,使人心領神會。
    歸結以上所言,借喻與借代雖然有共通之處,但仍有可辨別的特點,借喻的媒介是事物之間的類似點,所借之彼與所喩之此,是類似卻各有獨立屬性的個體;而借代所利用的則是關乎事物本身的密切性,所借之彼與所代之此實為同一屬性之個體。而二者最簡易最明顯的區分方式就是借喻可改以明喻、隱喻方式呈現,而不會影響其所欲表達之本體及文意。
※排比與對偶之區別
    黎運漢、張維耿《現代漢語修辭學》一書中提到對偶與排比有四點不同之處:1、對偶是事物對立對應關係的反映,排比是同一範圍事物的列擧。2、對偶限於兩個對句,排比的句數則不受限制。3、對偶的兩個對句意思互相對應,字數大體相等;而排比祇須句子結構相同或相似就可以了,字數不必相等。4、對偶的兩個對句避免相同的字,組成排比的各句,則常出現相同的字。
    由此可知:在形式結構的對稱、語句字數的整齊方面,對偶的要求較為嚴謹,而排比則較不受拘束;但在描寫內容的性質範圍方面,排比則限制同一性質或範圍,而對偶則可有較多彈性變化。

幽夢影選

檔案下載 1

詩詞俗諺名句資料

檔案下載 1

詠三國風流人物

檔案下載 1

歷屆作文試題參考

檔案下載 1

學測準備方向

學測的國文科是出題範圍廣、較難準備的科目,台北市中正高中資深國文老師陳明玉表示,讀熟重要課文、練習近10年考古題,考滿級分並非難事。 
形音義辨正 必考 
形、音、義辨正每年必考,最常考的是「音同形異」,如92年就考過「視死如歸」、「誓不兩立」、「不甘示弱」、「惹是生非」這四句出現「ㄕˋ」的成語。 「音」的部分,則常考破音字或偏旁相同,讀音不同的字,如90年考:娉(ㄆ一ㄥ)婷、敦聘(ㄆ一ㄣˋ)、游目騁(ㄔㄥˇ)懷等三組用語。 至於「義」,則常考「一字多義」,如94年考「來」的不同意義;「古今異變」也不時考,如後赤壁賦的「水落石出」,原只是形容冬天景色。 
現代詩文排序 常考 
現代散文、現代詩及古典詩詞相關考題,常考詩文排序,如今年考歐陽修「真州東園記」、去年考30年代作家蕭紅名著「小城三月」裡的詩文順序。學測有時會考克漏字,如去年考從司馬中原、魯迅、蕭白等人的文章中,選出睫毛、雲錦、耳語三個克漏字。看到這種考題時,先找出會答的克漏字,再用刪去法,篩選出最可能答案。 
古典詩詞體裁 必知 
判斷古典詩詞的體裁,也常出現在各種題型,考生應熟記絕句、律詩是「一韻到底」,都押平聲韻,絕句韻腳在2、4句,律詩在2、4、6、8句;樂府和古詩則非一韻到底。至於唐、宋詩差別,在於唐詩較詩情化,宋詩較口語化、哲理化。修辭學也要注意。包括譬喻、偏義複詞、轉化、互文見意等;文法則曾考到反詰、推測、請求等語氣關鍵字,如有「豈」字,常是反詰語氣;「願」、「希」則是請求語氣。 
應用文 書信最會考 
應用文會考題詞或常見書信格式,也可以像90年考有3名朋友分別過70大壽、喬遷新居、分店開幕,要送何種對聯、題辭。 
國學常識 每年必考 
國學常識也是每年必考,如93年要考生判別五經博士適合擔任哪些現代職位,答案是「春秋」博士擔任國史館館長、「爾雅」專家擔任國語辭典編纂顧問;孔、孟或諸子思想比較、唐宋古文八大家都是重點;歷代小說、詩詞發展、特色及知名作家、作品也要搞懂。 
答題分配:選擇題35分鐘 非選擇題80分鐘 留5分鐘檢查 
非選擇題常是學測國文成敗關鍵,國文測驗時間有兩小時,選擇題只有23題,非選擇題3大題,卻各占一半總分,考生最好花35分鐘答完選擇題,用80分鐘答非選題,留5分鐘檢查答案。 這兩年學測國文非選擇題都分成3大題,各占9、18、27分。前兩題通常是簡答題;第三題是命題作文,題目豐富多變。 
復習方向:
在課本部分,只要看重要作家及文學主張,瞭解特殊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及貢獻。如白居易與新樂府,韓愈與古文運動,其他細節可以不管。課文方面,文言文要理解文意、重要章法技巧,如時空推移,及文章中表現的各種情感,如家國之思、懷古或詠史;白話文則注意修辭及個人風格。注釋要注意較難單字的形、音及詞語、成語意思即可。
國學常識(概論)與文學知識方面,學科能力測驗不會考太刁鑽的國學或文學常識的題目,只要注意重點部分,如四部分類;十三經;重要子學思想;正史體例及四史;重要韻文及文體特色比較,不必在篇數、卷次作者及其他細目上太費神。
現在的考試趨向語文活用化、生活化,所以實用性高的應用文不可忽略,書信、對聯、柬帖、題辭是四大重點,一定要弄懂。
要「以戰養戰」,多做題目;基本上只要有看,不管看什麼都有幫助。但是平時準備考試是零散、片面的,而應考則是活潑、綜合的,必須多練習題目,先做考古題,再做新版模擬題,以收鑑往知來的效果,同時藉此整合自己的能力。此外,透過練習可以知道自己較弱的部分,將不會的立即記下來,才能快速累積應考能力及解題技巧。
在作文方面,要把曾經出現的題型或在考卷、講義上看到的新題目都練習一遍,請老師指導,至少要想想該如何寫。要找出寫作的速率,瞭解自己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寫多少字,考試時準確分配時間,才能游刃有餘,不致因時間分配不當,造成內容繁簡不一或沒有寫完被扣分。

如何準備國文考科

國文考科說明
 測驗目標
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的測驗目標分為四方面:即測驗學生是否具備高中生應有的語文理解與分析能力、中國文學知識與文學鑑賞能力、中國文化知識與文化體悟能力及語文表達與應用能力:
一、測驗學生的語文理解與分析能力
A1.字形之辨識與應用能力             
A2.字音之辨識與應用能力
A3.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             
A4.詞語、成語意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
A5.詞性之辨識與應用能力           
A6.修辭與文學技巧之辨識與應用能力
A7.文法結構之辨識與應用能力       
A8.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
二、測驗學生的文學知識與文學鑑賞能力
B1.重要文學流派的常識               
B2.重要文學體裁的特質
B3.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             
B4.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
三、測驗學生的文化知識與文化體悟能力
C1.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、內涵、特質及影響   
C2.其他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
四、測驗學生的語文表達與應用能力
D1.遣詞造句能力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D2.篇章組織能力
D3.構思選材能力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D4.場合應對能力
 命題方向
一、注重課本內容與生活實用的結合。
二、注重傳統文化思維在現代的影響與轉化應用。
三、注重人文學科與社會、自然學科的統整關係。
四、取材不限於課本教材,重點在測驗考生能否整合、活用課內所學的知識與能力。
五、提供解題所需之資料與線索,避免過度片斷的字詞背誦與細瑣零碎的知識記憶。
六、考查層面由基礎的字句辨誤,延伸至文句、篇章的理解與分析,並兼及美感經驗的體悟。
七、語文表達能力注重用詞精確、構句通順、篇章條理清晰、意義完整及創意發揮之考查。
 考試範圍
依教育部「高級中學國文課程標準」所訂一至四學期必修課程
 準備建議
一、    確實掌握本國語文的基本能力
「本國語文基本能力」是「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」的測驗內容之一。如果按照語言學的分類方式,這部分可以分為「語音」、「文字」、「語義」、「語法」、「社會語言」、「文化語言」等多種範疇,平常在用口語進行溝通,以及閱讀國文課本、報章雜誌、欣賞電影戲劇時,其實都會接觸到這些範疇,如果能多加留意、思考,並且將所發現的問題和國文老師討論,自然可以培養相關的能力。而如果要針對這些範疇設計測驗試題,根據歷屆試題略做歸納,大約有下列幾種題型:
1.字音、字形測驗:以口語交談及閱讀課本、報紙、雜誌、影視字幕時容易唸錯的字音、容易寫錯的字形為測驗內容,平日宜多留心,即可正確記憶。
2.字、詞、成語意義測驗:這類考題會提供語義完整的文句,使考生能在未讀過該句所屬篇章的情形下,仍可判別一詞多義、古今異義等語義現象。成語方面,罕用艱澀者不會要求考生記誦,常見的成語則需注意避免望文生義。
3.句義、文義測驗:句子與文段意義的理解,是字、詞意義的進階理解。這類考題可能會請考生判讀一段文句的主旨,也可能提示某一主題,再請考生就選項中選出符合此一主題的文句。此外,文句重組也是文意測驗的一種方式,可有效考查考生掌握文句邏輯關係、構組文段完整意義的能力。
4.詞性、語法測驗:在詞性方面,應注意像詞類的活用(如名詞轉為動詞)、副詞的類型(如時間副詞)等基本的詞類知識。在語法方面,如倒裝句型、主語省略等文言文常見的語法現象,與文章段落意義的理解有密切關係,也應加以掌握。
5.修辭測驗:這類考題的命題素材不限於古代、現代,文體也可以是散文、小說、詩歌,其缺空處的語彙,既需根據上下文考慮其適切性,也需要從更細緻的文章情境,斟酌其鍊字遣詞的精到優美。透過這類試題,可以提高考生對於文辭美感的體會和鑑賞。
6.語文表達能力測驗:國文考科的非選擇題,以引導寫作最為常見,也就是希望考生能藉由一段敘述的觸發,進行選取素材、組合成文的工作。然而寫作不僅可能會針對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文體,完整的寫作任務也是由好幾個階段組合而成。因此,在語文表達能力的考查上,除了抒情、議論、人物刻畫、景物描摹、故事敘述、事件報導、讀者投書等不同的寫作題型外,也會提出諸如擴寫、接寫、修飾、改編、摘要等寫作要求。考生在準備上,應以能寫出通順文句為基礎,並就題目多進行聯想、多回憶自己的真實感受,才不會淪於空洞、表面。
二、確實掌握中國文學及文化的基本知識
「中國文學及文化知識」是「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」的測驗內容之二。在中國文學及文化知識的累積上,記憶雖是最基本的功夫,但更重要的仍是理解及應用。這類考題的測驗重點,一方面是文學的,它以文學的發展演變為經,以幾個重要的文學體裁為緯,因而構成重要作家、重要流派、重要文學運動、重要作品等相關的知識網絡;另一方面則是文化的,主要認識以儒家為核心的中國文化傳統,並了解其在現代的轉化及影響。如果就歷屆試題來看,準備上可以注意:
1.重要文體的基本知識:這類試題除了可以要求考生判斷選項敘述是否正確,也有其他的測驗方式:例如將一首律詩的其中一個韻腳、或其中一句下聯缺空,則在修辭之外,也能測驗考生對於律詩一韻到底、兩聯對仗等形式規則的掌握程度。
2.重要作家、作品內涵的基本知識:這類試題,近年除以選項直接敘述之外,也常以題組的方式,提供一段文字敘述,再請考生根據上下文填入正確的人名、書(篇)名或文句。其優點是將課本裡原本分布各課的文學及文化知識加以統整,甚至對這些知識進行現代觀點的解讀,使考生更能體認學習傳統文化的意義。
三、以學校安排的教材與課程為研習基礎
目前可供學校採用的高中國文教材共有數種,在沒有國立編譯館統一教材之後,不免會讓考生疑慮:只讀一種教材是不是足以應付考試?其實,「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」旨在評量本國語文的基礎能力和文學文化的基本知識,這些能力與知識可以透過不同媒介學習,課本只是其中一種。或許可以這麼比喻,測驗的目的要考的是:能抵達什麼地方,而不是搭的是那艘船。因此,考試內容與讀哪一種版本並沒有直接的關聯,不必擔心所讀的課本是不是最好的,也不必費心蒐讀各版課本的聯集做過度學習。
此外,參考書及測驗卷雖然可以針對測驗內容進行整理,有助於記憶的強化,但因為學科能力測驗的功能,只是檢定考生是否具備就讀大學所應有的基本語文能力及知識,無需分分計較,所以,反覆練習參考書和測驗卷(特別是部分參考書和測驗卷以填鴨代替啟發,一味提供機械式的演練),如果過度依賴,可能會誤導學習而事倍功半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【本文轉載自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出版品「認識學科能力測驗八」】

人生笑話一則

頭一天,神創造了一頭牛。 
衪對牛說:「你要整天在田裡替農夫耕田,供應牛奶給人類飲用。你要工作直至日落,而你只能吃草,我給你50年的壽命。」
牛抗議:「我這麼辛苦,還只能吃草,我只要20年壽命,餘下的還給你。」神答應了。
第二天,神創造了猴子。
神跟猴子說:「你要娛樂人類,令他們歡笑。你要表演翻觔斗,而你只能吃香蕉。我給你20年的壽命。」
猴子抗議:「要引人發笑,表演雜技,還要翻觔斗,這麼辛苦,我活10年好了。」 神答應。
第三天,神創造了狗。
神對狗說:「你要站在門口吠,你吃主人吃剩的東西,我給你25年的壽命。」
狗抗議:「整天坐在門口吠,我要15年好了,餘下的還給你。」神答應.
第四天,神創造了人。
神對人說:「你只需要睡覺,吃東西和玩耍,不用做任何事情,只需要盡情享受生命,我給你20年的壽命。」
人抗議:「這麼好的生活只有20年?」神沒說話。
人對神說:「這樣吧!牛還了30年給你,猴子還了10年,狗也還了10年,這些都給我好了,那我就能活到70歲。」神答應了。
這就是為甚麼
我們的頭20年,只需吃飯,睡覺和玩耍;之後的30年,我們像一條牛整天工作養家;接著的10年,我們退休了,我們得像隻猴子表演雜耍來娛樂自己的孫兒;最後的10年,整天留在家裡,像一條狗坐在門口旁邊看門......。

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

請大師們踴躍分享各方秘笈

高中部國文天地正式開鑼,請高中部的國文老師們,不吝分享您的教學法寶,感恩喔!